产业招商

产业招商

NEWS CENTER

  据祁树辉介绍◆■◆★■★,牛杨社区先后投入约500万元★◆◆◆■★,对与松山湖科技四路连接的金钗西路,与工业西路连接的金钗路、金银路★★◆★■,共约2.8公里的道路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后牛杨社区,与松山湖真正实现了无缝对接★◆。

  叶惠光告诉记者■★,月山村之所以能从过去交通闭塞的移民村,发展到现在可以享受松山湖人口外溢红利,与松山湖统筹发展以及月山村主动作为密不可分。

  “当时,我就把出租屋收回来了◆★■■,并完善了房间的配套■★◆★,同时增加了电梯等设施,让租客可以直接‘拎包入住’。”王先生表示,以前他的出租屋一个单间每月租金在一两百元左右,现在翻了两三倍不止,而且还供不应求。他还称,他现在的租客大多都比较稳定,绝大部分都是松山湖生态园片区和村里的企业管理人员、研发人员◆★■◆■。

  可喜的是■★◆★★◆,因毗邻松山湖生态园片区■★◆■,越来越多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开始进村落户,松山湖生态园片区的上下游企业也纷纷入驻。庙边王村的产业结构也从传统的五金模具产业★★★■■,开始向高新科技产业转型。利旭华告诉记者◆★◆,如今的庙边王村,拥有2家上市企业■◆,47家规上工业企业,成为了东莞的◆◆◆◆■“产业新星■◆◆■★◆”■■★◆。

  “我们计划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努力把社区打造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管理到位’的美丽乡村典型村,主动对接松山湖,抢抓发展机遇◆◆■■。★■◆”韩效根告诉记者■◆■■,接下来★■■★,大朗镇将会同镇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深化改造方案◆■,细化各项前期工作,以年内动工建设为目标,倒排工期★■,全力推动改造加快落实。

  走进屏山社区,记者还看到社区的城中村改造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据介绍★★■,今年大朗镇聚焦高水平实施城中村改造、高标准推进城镇建设“两大抓手◆■◆”,点燃城镇发展新引擎。通过划定★■★◆“大中小圈”◆◆■◆■■,将“小圈”屏山社区改造项目作为城中村改造的突破口。该项目改造范围土地面积约738亩,目前已通过国家专项借款审批。

  每天早上8点多,住在寮步镇牛杨社区的上万名松山湖员工■■,便开始了一天的跨园镇生活。他们从充满生活气息的牛杨社区,跨过与松山湖交界的社区出入口,便一脚踏进了“空气都飘着科学的味道”的松山湖科学城◆■★■。

  ★◆“像黎贝岭村和水平村等周边村(社区)■■■★■◆,十年前和现在对比,变化真的太大了。◆★■★◆★”■◆★“像我们南部片区发展起来以后,周边镇村的房子都变得更好租了。◆◆■■”★◆★◆“水平村现在还有亚朵和丽枫酒店,他们的烟火气很足!★★◆■”■■◆★■......

  路通★■★,财通。牛杨社区因紧靠松山湖北部片区,很快便承接了周边光大We谷、林润智谷等许多企业员工的居住外溢需求,人口红利开始显现。

  第二年,牛杨社区便利用专项资金★◆◆,投入约1300万元对牛眠石公园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如今■◆◆★★■,行走在牛眠石公园,树荫交织、湖水清澈,村民茶余饭后在此闲话家常、休憩纳凉。高空俯瞰下,公园整体像蝴蝶翩翩起舞的翅膀。“现在景色美了,休闲娱乐设施多了,环境也越来越好了◆■◆,生活在村子里感觉整个人心情都变得很舒畅◆★★★★。”在公园休憩的村民不禁感叹道。

  ★★◆★◆■“企业纷至沓来,租金水涨船高,村民口袋富起来了,乡村面貌和人居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利旭华告诉记者,以前周边没有发展起来◆★■■★■,出租屋◆★■◆、厂房都租不上价。现在光是松山湖生态园片区的员工,住在村里的就有七千多人■★◆★■■。村民的出租屋租金翻倍不说,厂房租金每月最高也能达到21元/平方米◆★★■,而且还供不应求。

  他还称,今年屏山社区还将利用位于松山湖鲁园变电站旁35.4亩返还留土地与松山湖合作建设科学城智慧城一期项目。记者了解到◆■,这是一个以高端智能制造产业为主,重点承接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企业的现代化产业园■★★,建设面积约83000平方米,计划投资约2.89亿元,预计年收入2300万左右★■◆。“项目预计今年动工,2025年12月建设完成。项目建成后★◆◆★,计划磋商租用给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人才安居运营公司使用★■★。”

  “现在腾博官方诚信唯一网站游戏,不仅人才留下来了★◆,村民口袋也富起来了■◆■◆★,社区发展也越来越好了。可以说,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韩效根说道★★◆■◆★。

  在庙边王村拥有一栋出租屋的村民王先生,就抢先尝到了◆★“头啖汤”。王先生告诉记者,他的房子是2007年左右建起来的◆★■,共有55间出租房★◆,但因为当时租金收益并不高,所以长期以来都是承包给了二手房东■◆■◆★■。2018年,王先生发现村对面的松山湖生态园片区,进驻了不少优质企业,他认为“这是一个新的商机”。

  “接下来★★,我们还计划将金钗西路9号原纯淳水厂破旧厂房进行升级改造,优化物业租赁、投资理财等集体经济增收模式,完善集体资产管理,让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祁树辉说道。

  正如松山湖统筹发展局相关部门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南都采访时所说的那样,在松山湖拥有强大内核后,会集聚一大批包括人才、科技、产业等优质资源,去增强功能区九镇甚至是东莞各个镇街的发展内生动力。

  2001年和2006年,东莞市分别设立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和生态产业园区,园区发展所需的土地就来源于周边镇村的支持★◆。2014年底,两园统筹发展,周边寮步、大岭山、大朗、横沥、东坑◆■★★◆、企石◆◆★★、石排、茶山等镇52个接壤村(社区)将松山湖紧紧围绕。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曾几何时,庙边王村还是东莞的“落后生”■◆■◆,给人的印象多是区位偏僻■★◆★◆、缺少产业■■★。

  这也是过去6年,松山湖以功能区统筹发展为抓手■◆◆◆★,在空间规划布局、开展招商引资◆◆、提升政务效能、教育资源共享等多个方面积极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与功能区九镇实现协同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记者了解到,与松山湖无痕教育集团签约的大岭山第三小学,就位于大岭山镇大塘村◆■■★。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印发的《2024年东莞市重大项目计划(第一批增补)》提到,将新增18个重大项目、28个重大预备项目。其中,松山湖第四小学及幼儿园为新增预备项目,择址也是大岭山镇大塘村。

  从过去的★◆★★◆“落后生”,发展到如今向“亿元村”目标迈进★◆◆■,庙边王村的变化,其实也是松山湖(功能区)统筹发展的一个缩影。在统筹发展的新蓝图下■★◆,无数像庙边王村这样的乡村,开始迎来脱胎换骨的新机遇,并逐渐享受到城市品质提升、人才集聚发展、交通完善快捷带来的新红利。

  石排镇庙边王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利旭华至今还记得■◆★◆★,在前几年长盈精密★■、中国移动等上市公司落户松山湖生态园片区后★◆■◆◆,慢慢开始有园区上下游企业到村里落户★★,庙边王村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余年筚路蓝缕,松山湖从一张“白纸”起步,不断完成蝶变,建立起稳固的基本盘。而在这条由松山湖与接壤52个村(社区)组成的环松山湖辐射带上■★◆■,我们欣喜地看到★★◆■★,松山湖的城市“带◆■★”动力越来越强,不断有新的村(社区)从落后走向繁荣,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出击,一步步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命运的转折点发生在2014年■★★★。这一年,东莞市决定将松山湖高新区、东莞生态园统筹发展。此时,与松山湖生态园片区仅一路之隔的庙边王村◆★★◆★,率先承接了其产业和人口外溢,迎来发展的“春天”。

  近年来,庙边王村更是趁热打铁,多措并举盘活土地资源,通过“工改工◆★”“三旧”改造等形式推动村组经济高速运行、提高活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记者了解到■◆,庙边王村先后开展沙迳旧洗水厂改造项目◆◆★、利屋“三旧”改造项目★■、沙迳奥立缝纫制品厂厂房宿舍项目◆■、庙边王工业大厦项目■★,新增集体物业面积约13万平方米,预计增加年收入约1700万元。

  但其实松山湖对周边52个接壤村(社区)的带动作用,远不止于人口◆◆★、产业、功能外溢,还有大家都非常关注的教育统筹发展■★◆■■。

  ◆■★◆“现在★★,不仅优质教育资源进来了,人居环境提升了,产业项目也陆续落地建设◆★■。”大岭山镇大塘村党委书记黎家汝告诉记者,近年来,大塘村利用重大道路设施带来的便利,不断优化路网条件和环境,积极承接深圳、松山湖的辐射与溢出效应■◆◆◆■■,村级发展活力明显激发,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聚焦“百千万工程”,南方都市报推出《环松山湖辐射带深调研》专题报道■★■■★■,以52个接壤村(社区)为切入点,观察松山湖★■★■★“带■■★◆★”动力,它们的双向多维度融合■◆◆★,将为东莞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带去怎样的经验参考。

  他还称,尤其是近几年,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科学装置建成运行■★■◆◆,加上越来越多高新科技企业开始在松山湖布局落地◆■◆★,屏山社区与松山湖的联系开始变得更加紧密■◆■■★★。为了留住人才,屏山社区还提倡村民对出租屋进行“大胆”升级改造,为高新科技人才“量身定制★◆★■■”可★■◆◆“一站式”拎包入住的公寓★◆◆★■。

  ◆■◆◆◆★“牛杨社区原有土地4800多亩,在松山湖建立之初,社区3400多亩约70%多的土地都贡献给了松山湖,用于支持松山湖的统筹发展◆◆。也就是说,如今的牛杨社区,辖区面积仅1平方公里左右。”

  在刚刚过去的4月★◆,大湾区大学(筹)松山湖校区正式启用。大岭山镇矮岭冚村月山村民小组长叶惠光,眼看着与月山村仅一墙之隔的大湾区大学从规划蓝图变成美好实景★◆◆■,心里很是感慨。

  “高峰时期,占地面积仅1平方公里的牛杨社区,出租屋就有500多栋,小商铺有400多家,常住人口有2万多人★★■◆,其中有1万人都是松山湖的企业员工★■。”祁树辉告诉记者,现在每天上下班高峰期■◆◆◆★★,牛杨社区各个出入口,大多都是去往松山湖工作的企业人员■■★■◆。

  这些变化■◆■,也直接反映在牛杨社区的经济数据中★◆◆。“去年★■■★■★,我们社区村组两级营收2829万元,纯收增长7.1%。从2010年前村组营收不到1000万,到现在营收将近3000万■◆,村民们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2018年初松山湖成立第一个教育集团——松山湖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将学校共建转变为托管行集团化办学★★,办学得到政府■★◆★◆、同行■■★、家长的认可。

  人口红利也催热了“房东经济”■◆。庙边王村的村民们在尝到甜头后,纷纷开始翻新、改造老房子。原本村里的老旧房屋★★■◆,“摇身一变◆■◆”就成为了租房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香饽饽”■★■◆◆。现在走进庙边王村,随处可见商铺和出租屋林立,尤其是到了周末,村里更是烟火气十足。

  不仅如此■◆,牛杨社区的企业也嗅到了这一发展机遇,积极承接松山湖企业外溢资源,包括新豪电子★★■★◆★、翔利光电等多家公司,都与松山湖的企业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为其提供导热材料、手表部件◆★◆★、金属零件、食品配送等配套服务。

  如果说大朗镇屏山社区是其中一面被松山湖大科学装置所环绕,那么寮步镇牛杨社区则是四面都被松山湖紧紧包围■★。其中缘由★■◆■◆■,还得从二十多年前说起。

  那么◆■★★◆■,屏山社区是从何时开始真正深度融入松山湖功能区?“应该是在10年前,那时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还在建设。一条贯穿屏山社区和中国散裂中子源的中子源路,‘奇迹’般串珠成链串联起屏山社区与松山湖功能区。至此,双方开始携手书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韩效根回忆道。

  但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居住、产业等需求外溢,松山湖对周边镇街的辐射,其实早已渗透到每一根“毛细血管”当中。打开东莞地图一搜索就可以发现,不管是在寮步、大朗★★、大岭山◆◆◆◆■,还是企石、石排等镇,随处可见含有“松湖”元素的楼盘小区。

  距离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不远处,两栋现代化厂房正拔地而起,高高矗立在屏山社区之上。■■■★◆◆“这是由大朗镇屏山股份经济联合社投资建设的松山湖科学城先进材料项目,占地面积约18亩★◆,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4亿元,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半导体及相关材料。◆★◆”大朗镇屏山社区党委副书记韩效根看着眼前即将完工的厂房,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但牛杨社区并没有就此停下发展的脚步。眼见松山湖发展日新月异,牛杨社区开始主动出击,寻求新的发展机会。“我们社区被松山湖环绕,区位优势明显,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更好地承接松山湖的产业转移延伸。■★■”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月山村,东面与松山湖只有一路之隔■■◆,北面与大湾区大学(筹)松山湖校区也只有一墙之隔,与松山湖的地缘关系日益密切。

  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近年来月山村还积极推进整村的城中村改造,将旧村整合发展,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吸引更多的商家投资创业,为更多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希望进一步提高集体和村民收入。“目前月山村城中村改造已完成整村测量、勘探、规划调整等前期整备工作。■◆★”

  何其芳是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保安科的一名科长◆★,在庙边王村生活多年的他,对村里的环境品质提升有很深的感触。■■■★★◆“从2019年开始■◆■◆,我就一直住在庙边王村,从这里到公司只要五六分钟,非常方便。”他还称★■■◆★,以前刚来的时候,村里的环境还不是很好。经过这几年的整治提升■◆★■★,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叶惠光告诉记者,月山村是矮岭冚村委会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原本地理位置较为闭塞,交通不便★★■■。但自松山湖成立以来,园区及周边的交通路网开始不断优化,现在月山路贯穿全村,东接新城大道◆★◆,西接石大路★◆◆■■★,极大便利了村民群众生产生活出行。

  记者还注意到,今年石排镇召开“百千万工程◆■★”及城中村改造工作推进大会,聚焦石排镇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构建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制定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实施方案。其中◆■★★■,方案提出要推动庙边王等3个村“培优”,制定“亿元村”发展规划,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与松山湖生态园片区仅一路之隔的石排镇庙边王村,是一个有着400年历史的古村。近年来◆★★■■,石排镇潮玩产业异军突起★◆◆,拥有多家新晋潮玩品牌的庙边王村,更是一举成为外界瞩目的焦点★◆。

  原来★■◆◆,早些年月山村为支持松山湖园区建设■★★◆◆■,被征收了1600余亩土地腾博官方诚信唯一网站游戏。后来得到政策补偿◆■◆★★★,月山村就新建了4间集体厂房◆■◆◆◆,增加约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并成功引进亚美集团及其集团企业领丰电子等优质规上企业。目前月山村共有13间合计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集体厂房◆◆,且全都已经出租,无闲置物业★◆★。

  到了晚上,石排镇庙边王村的夜市小摊开始热闹起来◆★■★。灯光璀璨、美食飘香,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各式各样的摊位前摆满了特色美食小吃■★★■◆。夜市里挤满了刚从松山湖生态园片区回来的产业工人,“烟火气★■★”正是吸引他们生活在这里的一个主要原因。

  转眼间,时间来到2017年■★◆■。这一年,牛杨社区1576名居民喜提新居,每人免费分得28平方米商品房■■◆★■,股东分红也从每人350元/月增加到550元/月◆■■◆★★,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同时◆■■,项目也给社区带来近400万元/年的集体收入■■。

  寮步镇牛杨社区党委书记祁树辉告诉记者◆★★◆,为了解决土地资源瓶颈,2010年社区紧抓“三旧改造”利好,与房地产公司合作开发风尚岭工业区★◆■■■,推动寮步镇首个村企合作的“三旧改造”项目“星城绿湖玉珑湾■◆◆■★★”成功落地。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近年来,庙边王村在大力发展产业经济的同时,还致力于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先后投入约1500万元建设利屋公园、沙迳公园、庙一小公园,投入约530万元开展农村雨污分流建设工程■◆◆,以及投入约1338万元建设特色精品村■★★◆。多措并举下,庙边王村的乡村面貌和人居环境持续向好,村民们的幸福指数也持续攀升。

  但由于靠近松木山水库■◆★★◆,也是东莞的一个水库移民村,目前月山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还是土地出租★◆■、厂房出租和每年移民办下拨的补助经费等。据介绍,2023年■◆◆,月山村集体总资产1★★■◆.12亿元★◆◆■,经营总收入1855万元,经营纯收入1631万元,年人均福利分红约3.3万元。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牛杨社区也没有把人居环境落下。2018年,为反哺和回报52个接壤村(社区)对园区发展的支持,松山湖管委会设立每村1000万元■★◆■◆★、总额5.2亿元的松山湖接壤村■■■★■“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资助各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提升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几年来,松山湖功能区逐渐成立了6个跨行政区域教育集团(含引入集团),分别是松山湖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松山湖无痕教育集团■★■◆、松山湖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教育集团◆◆★■★、东莞松山湖未来教育集团、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集团(引入),涉及7个园镇和一个市属单位。园区每一所办学成熟的学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把园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功能区镇街的学校。

  记者从月山村看到,从月山村跨过新城大道,便是玖龙集团★■■◆★★、中集集团产业园等大型企业。因此★◆■,不少在松山湖企业上班的员工,都会选择住在周边邻村,所以近年来月山村的出租屋和商铺物业租赁情况都很不错■■。

  现在的庙边王村,白天企业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傍晚夜市灯光璀璨人们的欢笑声不绝于耳,日夜交替,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现在,庙边王村的生活配套设施可以说很完善了,‘烟火气’也很足,这也是我们都很喜欢住在这里的原因。”何其芳说道。

  作为优质教育集聚地★■,松山湖功能区的教育统筹发展主要有三项推进措施,一是以集团化办学为抓手推进学校发展■★■◆,二是以研训一体化为抓手推进教师发展■◆★◆,三是以校外教育为抓手推进学生发展。

  事实上,上述情形在由松山湖与环松山湖辐射带间★★★■◆■,随时随地都在发生。这也是在松山湖功能区统筹发展机制下,周边镇村通过承接松山湖辐射和外溢效应实现迅速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也是松山湖城市生活“带”动力的具体体现。

  它们既是松山湖■★◆■“带动力■★■★★”的一个生动体现,也是松山湖功能区■★★■◆“1+9”统筹发展加速下,周边9镇与松山湖融合发展、共生共荣的深刻诠释◆★。

  2019年,松山湖功能区“一园九镇”模式正式确立,园镇村走向深度融合。在过去的两年,每年约有100家企业从松山湖外溢到松山湖功能区★◆■◆,如今一条由松山湖功能区9镇组成的涵盖科创、产业、城市生活特点的环松山湖辐射带正在加速形成■■★★,而52个接壤村(社区)则是这条辐射带上最重要的组成◆★★。

  与石排镇庙边王村不同◆■,大朗镇屏山社区的北面几乎是被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科学装置紧紧环绕。基于此■◆◆■,屏山社区的独有“打法”,是用“含新量”来撬动社区的“含金量”◆■。

  ■◆■■“虽然目前我们还处在前期建设投入阶段,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些项目建成后■■◆,对屏山社区的发展肯定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韩效根说◆◆★,届时屏山社区的集体收入将显著提高,社区形象明显改善,最先受益的也将是屏山社区的居民■★。他还称◆■★◆★,这一切都得益于屏山社区主动融入松山湖功能区★★★■◆■,积极承接,高效作为。

  为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松山湖2017年开始探索跨行政区域的教育集团化办学探索,率先与寮步镇进行学校共建探索,输出松山湖的办学理念,推进了名校品牌效应;

  对于已经启用的大湾区大学(筹)松山湖校区,叶惠光心里满是期待◆★◆★■。“现在我们村的道路也做了提升,公共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可以说■◆,我们已经做好准备★★■■★◆,随时为大湾区大学提供各种配套服务■★◆■◆。”